店集镇位于涡阳县西南部,东邻楚店镇、西接高公镇、北抵临湖镇、南靠利辛县张村镇。镇域面积53平方公里。中心镇区位于镇域北侧,距离县城约28公里,全镇下辖10个村(居)委会,人口4.2万人,耕地4.7万亩。是以边界商贸为特色,以畜牧养殖业、生态农业为主的县域西南部农贸型城镇。
(一)镇区概况
名称来历:一种说法源于1960年8月完稿的《高公乡志》(乡住址店集)。店集原名柘王殿。传说战国时期,此地是楚宋交界,当时有一人自恃勇力过人,盘踞此地为王,号称柘王,柘王殿因此得名。后来,在柘王殿东兴起一个小集,称为店(殿)集。另一种说法源于1982年5月完稿的的《店集区志》。店集原名柘树店。清同治年间,店集有一过路小店,位于路旁一棵大柘树下,人称柘树店。后来,此地逐渐发展成集市,故名店集。
地理位置:位于东径115°77‵—115°83′,北纬33°87‵—33°91′,涡阳县西南端25公里处,北抵临湖镇,东北与公吉寺镇交界,南与利辛县的张村镇接壤,东西分别与楚店、高公两镇相邻。
交通情况:X030、X025横贯境内,省道S202线擦肩而过,交通便利。
自然条件:境内均为平原,地势西高东低,由西北向东南倾斜,地面海拔高度27.5米—33.5米;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,气候温和,光照充足,春季雨量稍弱,夏、秋季雨量较集中、冬季降雪量不均;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、风灾、低温、霜冻、冰雹、协击、虫灾等,其中旱涝几乎每年都有;界洪河、干溪沟、罗沟、安宁沟、双庆沟、运粮河、黄鳝沟等分布或流经境内,水利资源丰富。
(二)经济概况
从三十年代后期至今八十年左右,店集建制虽屡经变更,但始终都是涡阳西南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重镇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,店集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,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大胆改革,锐意进取,做到始终以市场为导向,以大思路确定大目标,以大气魄推动大发展,由此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年增长。集镇建设日新月异,新的商住楼拔地而起,中华街、运粮街、柘王街的拓展开发使店集的集市发展了2.6平方公里,日交易额近百万余元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,店集镇的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,主产:小麦、玉米、大豆,红芋等作物,并且对花生、芝麻、棉花、药材、西瓜、等经济作物有传统的种植优势。我镇气候适宜,四季光照充足,士地肥沃,有丰富的水资源,交通便利。
(三)政区划分
店集居委会、镇东村委会、姜庄村委会、宋牌坊村委会、王元村委会、洪光村委会、肖寨村委会、程小集村委会、聂小庙村委会、姚湾村委会。
(四)社会发展
涡阳县店集镇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指导下,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,全镇人民围绕“以创建统揽城建,以城建推进创建”的工作思路,扎实推进卫生集镇、园林集镇、文明集镇“三镇同创”,不断提高净化、硬化、绿化、亮化、美化工作水平。实施“建、管、教”三管齐下,推进文明创建向纵深延伸,向村级推进,古老的集镇处处盛开文明之花。该镇根据人员变动,及时调整文明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。根据市县统一部署,针对普遍存在的环境脏乱差问题,该镇及时开展了集中整治。调动镇村两级干部力量,单位参与,群众参与,资金支持,分段包干,明确责任和任务,集中时间和力量,大打一场环境整治攻坚战,并形成了经常性工作管理机制。该镇紧紧围绕“清洁示范村、文明生态村、绿色小康村、移风易俗示范村”的标准和要求做好村级创建工作。做到有组织、有方案、有制度、有投入,成立了环卫队伍,配备了必备设施。
店 集 镇 村 级 自 然 庄 概 况
村 名
|
自然庄数
|
庄 名
|
店集居委会
|
4
|
店集、程寨、崔庄、河南李
|
镇东
|
12
|
东李、小韩寨、程柿园、王桥、宋小庄、付营、韩寨、东徐、张庄、前井、后井、黄王
|
聂小庙
|
8
|
聂小庙、陈寨、姚寨、姚长庄、聂寨、程小楼、姚可付、张庄
|
肖寨
|
9
|
肖寨、姚油坊、姚小庄、聂湾、圣庄、前木、王老茂、金庄、后木
|
姜庄
|
7
|
姜庄、大凡营、小凡营、崔小寨、闰王、李柏、陈庄
|
姚湾
|
7
|
大姚湾、小姚湾、肖小庄、董庄、徐小桥、徐楼、王寨、
|
宋牌坊
|
9
|
宋牌坊、赵瓦房、郭庄、鲍庄、宋小庄、周庄、王老哈、王相、程腰庄、董庄、农科
|
王元
|
8
|
王元、祝庄、大韩、小韩、韩小桥、东王寨、宋小庄
|
洪光
|
11
|
三徐庄、杜庄、小李庄、苗庄、前程、后程、赵瓦房、孙庄、万庄、西王寨、小王庄
|
程小集
|
4
|
程小集、程土楼、王楼、王圩
|
|